货币基金虽有"准储蓄"之称,但它与储蓄还是有差别。首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要缴纳20%的利息税,但持有货币市场基金所获得的收入可享受免税政策;其次,银行定期储蓄虽然有较高的收益率,但流动性不足,活期存款虽然能够随时存取,但税后利息低,而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较高,同时收益也较高。再次,银行储蓄有固定利率,而货币市场基金随每天市场利率变化,每日收益不同;银行活期储蓄是按年计算复利,而货币市场基金是按日计算复利。[详细]
“基金投资应该持有多长时间?”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问过,目前“常识性”的答案就是:持有基金的时间越长越好。这一点从“胜率”的角度看是正确的,许多统计数据显示,持有的时间周期越长获得正收益的概率越高。但是,当我们投资股票基金的时候,我们只是期望获得正收益吗?明显不是!多数人投资股票基金时是期望获得高收益的(10%以上的年化回报)!于是,进一步分析了“持有周期与获得10%以上年化收益的概率是什么关系?”,有了以下“超预期”的发现。从获得正收益的概率看,持有时间越长越好,但是当目标变成获得10%以上的年化收益时,持有时间越长越好明显是不对的!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接下来就大家可能的疑惑点,我讲讲我的结论。1、“回报效率”(即付出单位时间获得收益的效率)呈现“周期性”,具体从以下三个问题进行阐述。(1)为何持有1年期的“回报效率”低于持有6个月(更低于3个月)?咋一看,以为持有的时间越短越好,其实本质上的原因是因为A股市场的短期波动性较大,最终导致了短期交易反而可以有较大概率获得好的年化收益。给大家举个例子,可以帮助理解:假设某一年基金全年的收益为5%,但是中间先涨了10%再回落至5%,于是以一年为单位,年化收益没有达到10%,但是如果仅持有3个月,年化收益高于10%的概率还是挺高的。(2)为何持有6-7年期的“回报效率”远低于持有3-4年?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是:A股平均的周期为4-5年,因此,持有6-7年时,大概率是在第二个周期的底部区域(即1.5个周期),这个时候的年化收益率受第二个周期回落的影响而极大地拉低了整体收益率水平,最终导致持有6-7年期的“回报效率”较低。这一点是最值得我们反思的,说明在7年以内的周期内投资基金,“战略性择时”是有一定必要性的,当然,不需要很高深的择时方法,仅需根据估值这种最模糊的正确也择时即可,即不要在估值的高点配置基金!(3)为何持有8年以上周期时,又开始呈现越长越好?这个现象说明:在一个正常发展的权益市场,每一轮周期的价值中枢都会显著高于上一轮,所以,在持有8年以上周期(即经历完整的两个周期之后进入第三个及以上的周期)时,“回报效率”开始创出新高,并一路上行,最终实现权益市场长期的均值回报率(在A股长期回报率可以高达15%左右)。2、回到“基金应该持有多长时间?”这个问题,答案如下:(1)我们需要刷新一下“长期持有”的概念,8年以上才是真正意义上有稳定绩效表现的“长期投资”,即至少持有2个以上完整的周期。(2)如果你还接受不了8年以上的周期,那么你可以考虑持有4-5年(回报效率最高),而且,务必做个“战略性择时”,千万别在估值高点买入基金!(3)在合适的点位买入,并持有足够多的周期,这是基金投资成功的关键。[详细]
基金投资其实和股票投资有些类似,投资者在持基过程中,难免遇到暴涨暴跌式的过山车行情。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再买入,也就是补仓。理论上讲,基金补仓可平摊基金投资成本与风险。有的投资者选择市场下跌时补仓;也有些人只在基金涨的时候补仓。事实上,补仓并没有那么简单,运用不当将会造成越补越亏的情况,不仅影响大家的投资情绪,更不利于基金的成长。1、 因基制宜,不同类型的基金补仓策略也不一样一般而言,我们将基金分为,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指数型、QDII、货币型或者理财型、保本型。我们可以分对其分类,股票型、混合型、QDII为一类,货币型和理财型一类,其各分一类。如下表所示:基金类型 特点 补仓策略股票型/混合型/QDII 受股市影响大,波动大、风险高 择时补仓、择优补仓债券型 收益相对稳定(不包括可转债) 择时补仓、择优补仓指数型 跟踪指数,对指数进行复制 择时补仓、则优补仓、定投保本型 保证基金避险期内本金的安全 开放期内补仓、在避险期内持有货币型/理财型 收益相队稳定,投资更灵活 随时补仓、定投2、择时补仓、切忌“急功近利”对于股票型或者偏股型基金而言,市场波动比较大,风险大,那么补仓取决于对未来股市走向的判断,任何补仓,都应建立在你看好该基金未来还有上升空间的基础之上。如果你中长期看好股市,补仓可以按以下两种情况下进行:1) 大盘处于下跌途中,可以在大盘企稳时开始向上反转时进行补仓。2) 当大盘处于上涨阶段,且之后上涨概率较大,那么越早补仓越好。3) 当市场时涨时跌处于震荡时,定投是不错的选择,能够平摊成本。市场瞬息万变,很多时候投资者补完仓后,市场反而下跌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只要牛市的主逻辑没变,大家依然不用过多担心,市场短期波动很正常。这个时候急功近利的投资心态最要不得,这对投资是非常不利的。3、择优补仓、定期查看投资者在进行补仓时,要重点关注基金产品的以往业绩,分析基金产品的未来收益,要选择那些历史业绩优异且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基金产品。切勿盲目补仓,否则,选择运作不好的基金,不但不能起到解套的目的,反而还可越补越差,作茧自缚。另外,定期重新回顾持有基金的业绩及投资逻辑,还是相当有必要的。天天基金网下的基金排行就提供基金分类的业绩排名,并且有各个时间段的排名,据此可以从中长期考察一只基金的表现。4、补仓技巧:组合补仓 + 红利再投资1)补仓的时候,同样可以注意投资组合的配置,根据个人的资产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搭配各种基金的投资比例,避免投资的同质化。组合里的基金关联度越低,组合的抗波动性就越强,风险越分散(当然收益也可能越低)。像天天基金下面的组合宝就提供组合基金筛选。现在公募基金也在基金筹备FOF基金。2)红利再投资,也可以实现直接补仓目的。对于缺乏现金或者资金流动紧张的投资者,不妨将原基金的分红方式调整为红利再投资,从而实现充分利用资金的目的,解决在面临良好投资机会时而补仓资金不足的问题。[详细]
货币基金的净值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是固定不变的,全部都是1元,没有其它净值的货币基金。通常反映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高低有两个指标:一是7日年化收益率;二是每万份基金单位收益。作为短期指标,7日年化收益率仅是基金过去7天的盈利水平信息,并不意味着未来收益水平。投资人真正要关心的是第二个指标,即每万份基金单位收益。这个指标越高,投资人获得真实收益就越高。[详细]
私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简单的讲,PE投资就是PE投资者寻找优秀的高成长性的未上市公司,注资其中,获得其一定比例的股份,推动公司发展、上市,此后通过转让股权获利。个人进行私募股权投资因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的心态:输不起最好别碰股票市场的投资风险主要在于价格波动下的浮亏,而股权投资市场的风险则主要来自于公司发展远不及预期。因为,“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因此,普通投资者在参与股权投资之前,应深刻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想参与其中,既要相信自己的投资眼光,也要做好亏损的准备。没做好准备,好别碰。准备好了,就积极参与其中,并分散投资于不同类型的项目。2、稳健的资产配置是成功关键如今中国股权投资的大时代已经到来,我国我国普通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不妨参照美国经验,将股权投资占比逐步提升至20%左右的水平,并适当降低房地产和存款的占比,以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最大化分享股权投资的丰厚收益。3、聚焦熟悉的领域和新兴行业股权市场投资,投的是具体的公司,公司的成长直接关系到投资回报的高低。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决定公司未来发展的速度、高度和深度。因此,个人参与股权投资,一是要选自己熟悉的行业或领域,二是要选新兴行业、朝阳行业、与人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行业,切勿投资于传统没落行业,如“三高一资”(高成本、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行业。普通投资者因为在信息获取、专业能力方面都不及机构投资者,更需要聚焦前景广阔的新兴行业。毕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详细]
货币市场基金和货币基金是一样的,货币市场基金又被称作货币型基金或货币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是指投资于货币市场上短期(一年以内,平均期限120天)有价证券的一种投资基金。短期货币工具比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银行承兑汇票、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等短期有价证券,具有收益稳定、流动性强、购买限额低、资本安全性高等特点。[详细]
债券基金是指专门投资于债券的基金,它通过集中众多投资者的资金,对债券进行组合投资,寻求较为稳定的收益。在国内,债券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投资者投资债券基金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步骤: (1)理解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确定债券投资配置占全部资产的比例。 (2)理解债券基金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债券投资组合在信用级别和期限上的分布构成。投资组合的信用级别越低,基金的收益率越高,但是债券发行人违约的风险就越大。同时,投资组合期限越长,基金面临的利率变动的风险就越大。 (3)理解基金经理的专长,只将资金托付给那些具有良好风险控制能力、历史业绩连贯持续的投资经理。 (4)定期评审投资组合,并在必要时调整投资在债券基金上的资金配置。[详细]
回撤率,是指在某一段时期内产品净值从最高点开始回落到最低点的幅度,即亏损幅度。这是一个历史指标,比较的是基金过往净值。基金最大回撤衡量基金净值曲线峰顶到谷底最大的幅度,该指标考验了基金经理对于风险和趋势的把握能力。平均回撤率可以看出一只基金“稳不稳”,而最大回撤率则表明它过去的最高风险值是多少,其是指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或者说是,统计期内买入产品后可能出现的最大亏损值,简单来说即投资者买入基金后可能出现的最坏状况。我们可以举例说明最大回撤的算法。假设某基金最高净值为1.2430元,从最高点往后推,最低净值为1.1520元,计算下来差额为0.091元,差额和最高净值的百分比为“-7.32%”,这个数字就是这只基金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率。计算公式如下:X为第N天的产品净值,Y则是N后面某一天的产品净值,回撤率=(Y-X)/X。不过,仅用基金的最大回撤来衡量一只产品的优劣是不全面的,基金的最大回撤受到所经历的市场环境、基金经理投资理念等多方面影响。回撤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回撤后净值是否能起死回生。一般来说回撤和风险成正比,回撤越大,风险越大,回撤越小,风险越小。[详细]
在交易日(星期一到星期五(一般情况下))15点前赎回,按当天收盘后基金公司公布的基金净值计算,否则按下一交易日收盘后的基金净值计算。开放式基金的交易采用未知价原则,每天的基金净值(即基金的交易价格)是在当天股市收盘后才开始计算,所以您在申购基金或赎回基金的当时并不知道交易价格是多少。如果您是在当天的正常交易时间内(通常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完成交易,则按照当天的基金净值计算,如果您在非交易时间进行交易,则按照下一交易日的基金净值计算。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赎回时一般两个工作日内到账,其它基金一般五个工作日内到账。基金理财专家建议,当投资者遇到较大规模的基金申购和赎回时,最好是在当天下午2点到3点的时间内决定是否申购和赎回,这样可以估算出基金的单位净值。[详细]
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央行票据、回购等安全性极高的短期金融品种,通常被视为无风险或低风险投资工具,因而备受投资者喜爱。关于货币基金AB,其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最低申购份额不同。具体来说有这四点不同:1、针对人群不同A类货币基金:针对小额户,也就是散户。一般没有数量限制,保留份额不足1000万为A类货币基金。B类货币基金: 针对大额申购,给机构准备的,一般要求基金份额要在1000万以上。2、起购门槛不同A类货币基金起购门槛较低,通常为1000元起,也有少数货币基金如中欧货币与工银货币的起购门槛降至100元。B类货币基金的起购门槛则较高,通常为500万元。3、在销售机构的最低保留份额不同A类货币基金在销售机构的最低保留份额为1000份。A类货币基金在销售机构的最低保留份额为500万份(或1000万份)。4、销售服务费不同A类货币基金收取的销售服务费为0.25%。B类货币基金收取的销售服务费仅为0.1%。[详细]
在交易日(星期一到星期五(一般情况下))15点前赎回,按当天收盘后基金公司公布的基金净值计算,否则按下一交易日收盘后的基金净值计算。开放式基金的交易采用未知价原则,每天的基金净值(即基金的交易价格)是在当天股市收盘后才开始计算,所以您在申购基金或赎回基金的当时并不知道交易价格是多少。如果您是在当天的正常交易时间内(通常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完成交易,则按照当天的基金净值计算,如果您在非交易时间进行交易,则按照下一交易日的基金净值计算。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赎回时一般两个工作日内到账,其它基金一般五个工作日内到账。基金理财专家建议,当投资者遇到较大规模的基金申购和赎回时,最好是在当天下午2点到3点的时间内决定是否申购和赎回,这样可以估算出基金的单位净值。[详细]
下载金投网